欢迎光临新疆社会主义学院网站!
联系方式
  • 电话:0991-4697979
  • 传真:0991-4697979
  •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南湖华凌
  •           公寓旁
文化学院

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始末

来源:团结报 发表时间:2024-11-05 浏览次数:284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在苏联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帮助下,为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而建立的,为中国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政治军事人才,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结出的丰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黄埔军校也是联结海峡两岸的重要精神纽带,是海峡两岸黄埔人及其后代亲属的共同财富。深入研究黄埔军校的光辉历史,挖掘和弘扬黄埔军校的革命精神和时代价值,对于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推进两岸的和平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团结报文史周刊策划推出“百年黄埔 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特刊,敬请关注。 

1. 桂林动议 

在长期的武装反清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之后的历次革命过程中,孙中山深刻认识到依靠旧军阀很难真正实现革命理想,一直在思考和寻找建立新型革命武装的办法和路径。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共产国际更加关注中国革命的进程,192112月,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在张太雷陪同下到达广西桂林,与孙中山举行了三次长谈,其中有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俄国军队的组织与军队在十月革命中的作用。 

马林这一次在桂林住了九天,他在回忆录中有这样记述:“在第一次会晤中,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孙中山基本上仍坚持只能采用军事行动的老办法”。

孙中山当时正在广西筹备北伐,深感军队组织的松散和提高战斗力的必要,所以他多次在集会上谈到国民党组织的宗旨,同时强调“要以俄国军队为楷模”,所以,在与马林的会议中,孙中山首先对苏联军队的建设表示了浓厚的兴趣。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了解苏联的情况,并和苏联商谈援助中国革命的事宜,19237月,孙中山决定组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去苏联访问。代表团由蒋介石任团长,沈定一、张太雷、邵元冲等人为团员,从上海乘轮船,经大连,搭南满铁路客车,前往莫斯科考察、访问、会谈,历时近三个月。其中,在95日第一次拜访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斯克良斯基和红军总司令加米涅夫时,代表团提议在蒙古建立军事基地并详细讨论了这个方案;914日至17日,代表团访问了苏联红军第144步兵团、军事院校和空军;920日至30日,访问了彼得格勒和喀琅施塔得,参观了当地的海军和军事院校;103日,向契切林、托洛茨基和斯克良斯基递交了中国军事行动草案;1111日,代表团会见斯克良斯基、加米涅夫。苏联的革命军事委员会答复代表团,通过了为中国革命者学习军事成立学校的方案。 

“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问苏联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军事方面的考察与学习,创建军事学校是其中的核心任务。尽管“孙逸仙博士代表团”的军事行动计划当时并未得到苏联的支持,但为后来国共合作期间黄埔军校的创建作了铺垫。蒋介石被孙中山任命为黄埔军校校长与“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这次对苏联的访问有一定的关联。 

2. 军校创建 

192311月,孙中山多次与鲍罗廷商谈,讨论有关劳工法、土地法等问题。在与苏联顾问鲍罗廷的商谈过程中,创建一个新型的军事学校就是一项重要的内容。1125日,孙中山向国民党党员发表谈话,说明改组中国国民党的目的:此次吾党改组用意,志在将本党势力在中国内地各省尽力扩充。向来本党势力多在海外,故吾党在海外有地盘、有同志,而中国内地势力甚为薄弱。所以吾党历年在国内的奋斗,专用兵力;兵力胜利,吾党随之胜利,兵力失败,则吾党亦随之失败。故此次吾党改组唯一之目的,在乎不单独倚靠兵力,要倚靠吾党本身力量。”1126日,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由孙中山亲自主持,讨论了筹建国民军军官学校和全国代表大会的问题。决定将义勇军学校定名为国民军军官学校。 

19241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创建陆军军官学校,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为北伐统一中国培养军事力量。孙中山下令筹办军校,任命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校党代表。19241月底,苏联顾问鲍罗廷专门将苏联派来支援黄埔军校建设的军事顾问组成员切列潘诺夫等人介绍给孙中山。孙中山在大元帅大本营接见了他们,对他们表示,在现在的革命斗争中,十分需要学习俄国

孙中山说:中国人民最恶毒、最强大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者本着“分而治之”的原则,豢养中国军阀,嗾使他们互相混战。各系军阀也只有依靠帝国主义才能存在。如果我们把帝国主义者赶出中国,那么不必费多大力气,就可以肃清国内的敌人。我们应该重整自己的国家,把帝国主义者连同他们的帮凶——军阀一起逐出中国。我们要按照苏维埃的军事制度来组织革命军队,要在南方建立北伐的战略基地。你们在国内驱逐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中得到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希望你们能够把这些经验传授给我们的学生——革命军队的未来军官们。 

192426日,黄埔军校筹备处在广州南堤正式对外办公,黄埔军校的筹建工作启动。 

在黄埔军校的筹备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作为筹备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首先受到冲击,特别是一些外省军阀对此很不以为然。有一次滇军第二军军长范石生当面奚落蒋介石:“你在黄埔办什么鸟学校,那几根吹火筒,我只派一营人就可以完全缴你的械。”当时军校还在招生阶段,各省军阀驻扎在广州,各人各有所图,听范石生这样一讲,他知道这些军阀是得罪不起的,对范石生之言,他没有当面回应,只得以沉默作答。 

有一次,由孙中山派来任黄埔军校的苏联顾问对黄埔军校的筹建问题提出了一些疑问,又让蒋介石感到很为难,因而,蒋介石于221日向孙中山写辞职书,坚意辞去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之职,提请廖仲恺代为交割。他甚至同时向招收来的教职员发了一笔离职津贴,宣称学校不办了,他自己则回到上海去了。孙中山拿着蒋介石的辞职信,想了很多,在此用人关键时刻,孙中山决定不批准蒋介石的请辞,他批示:务须任劳任怨,百折不回,从穷苦中去奋斗。故不准辞职。在蒋介石离开广州期间,廖仲恺代理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的职权。 

2月底,又派邓演达赴浙江奉化请蒋介石回广州任职,同时致电国民党上海执行部,要求蒋介石尽速回广州。蒋介石不得不遵命回粤。蒋介石回到广州,孙中山与其长谈,于52日决定重新任命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还委任他兼任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 

军校成立后,任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党代表。随后,任李济深、邓演达为教练部正、副主任,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周恩来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此外还有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19245月,黄埔军校从1200名考生中正式取录学生350名,备取120名。55日开始入学。512日,蒋介石以黄埔军校校长的身份与党代表廖仲恺分别向孙中山呈报就职和启用印信的报告,至此,黄埔军校正式开办。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军校于616日正式成立,通称黄埔军校。 

616日,黄埔军官学校举行成立典礼。当天上午,孙中山乘江固舰由大元帅大本营出发,前往黄埔,740分到达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等率领全校教职员和学生在校前的码头列队欢迎。920分,孙中山前往军校礼堂发表演说。演说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其中谈到创办黄埔军校的目的时,他说:由于我们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如果没有革命军,中国的革命永远还是要失败。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强调:“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孙中山在礼堂演说之后,全体师生到操场集合,行开学典礼。 

3. 北上辞别

黄埔军校正在国共两党紧密合作下顺利推进之时,192410月,北京发生了一次重大政变,冯玉祥囚禁了总统曹锟,对外发出和平解决国是的通电,随后迫使曹锟发布停战令,免除吴佩孚之职。 

1025日,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等在北京召集军事政治会议,议决改组国民军,请孙中山北上商议国事,请段祺瑞重新出山。在孙、段到达北京之前,由黄郛组织摄政内阁,暂时维持时局。孙中山对冯玉祥的电邀作了三方面的应对:一是通过《广州民国日报》在舆论上对北京政变发表评论,表示革命政府之唯一责任,是以领导国民革命为手段,以实现主义,建设真正共和国家为归宿。一日主义未实现,即一日不能不革命,一日国家未脱离外强之束缚,扫荡帝孽官僚,即一日之革命责任未了。这实际上是告诫革命群众,革命任务还很艰巨。二是继续加强北伐军事行动。三是对冯玉祥的邀请作出正面回应,1027日,同时致电冯玉祥和段祺瑞,表示准备受邀进京。 

孙中山为北上做了各项准备,先后到黄埔军校等处作演讲,说明此次北上的目的。在114日大本营举行的饯行宴会上的答词中有这么一段话:我这次到北京去可以自由行动,能够在北京自由活动去宣传主义,组织团体,扩充党务。我想极快只要半年,便可以达到实行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主张;极慢也不过是要两年的工夫,便可以成功。所以我这回为革命前途计,便不能不到北京去筹备。为了南方各项工作继续有序进行,任命胡汉民留守广州,代行元帅职,谭延闿主持北伐事务。 

冯玉祥等不断来电,邀请孙中山入京,而国民党内部则有不同意见,张继、丁惟汾致电孙中山,请其暂缓北上。张继等人的电报有这样的内容:先生缓来为妥,冯已推段为大元帅。段派毫无诚意,采用釜底抽薪计,使西南各省脱离先生。段妄自尊大,欲总揽全国军权。但张继随后又致电促孙中山北上,其电文曰:大元帅不北上,段亦不出,北京陷于无政府地位,正予帝国主义以好机会。为国家计,为国际计,为本党计,务恳大元帅克日北上,以便解决一切。 

孙中山的北上得到各方面的支持,驻广州沙面的各国领事组团前往帅府送行,孙中山发表了北上商议和平统一中国的看法。1110日,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向外界说明了自己此次北上的主张,表示接受中国共产党人以国民会议解决国是的政治主张,提出了召集国民会议以图国家统一与建设的建议。1112日,广州各界群众举行提灯晚会,欢送孙中山北上。晚上7时半,约两万人从广州第一公园出发,经维新路、泰康路、永汉路,行经财政厅前,孙中山偕宋庆龄等在财政厅楼上接受游行队伍的欢送。 

19241113日,孙中山夫妇早早地起床了。930分,孙中山夫妇登上永丰舰。大元帅府附近的珠江两岸,各军政人员、各机关团体代表数百人分立东堤、天字码头等处,前来为孙中山送行。上午10时,永丰舰鸣号三声,起锚出航,一时间鼓乐齐鸣,人群欢动,岸上的人群纷纷向孙中山挥手致礼,孙中山站在舰上,一一举帽还礼。永丰舰先上行过白鹅潭,白鹅潭商船上的中国人和外国人都挥动着手上的饰物向孙中山致意,孙中山同样取下帽子,向各方人士挥手行礼。 

“永丰”舰在行船过程中,因海水退潮被搁浅,直至下午3时到达黄埔。黄埔师生到江边码头迎接。孙中山上岸到黄埔军校校内巡视一周,再由蒋介石引导,前往鱼珠炮台检阅第一期毕业生演习战术实施等。随后,孙中山对第一期学生说:本校学生能忍苦耐劳,努力奋斗,必能继续我之生命,实现本党主义。我现在进京,将来能否回来,尚不能定,然而我进京是去奋斗的,就是死了,也可以安心。

550分,永丰舰在苏联巡洋舰波罗夫斯基号的护卫下,离开黄埔向香港进发。黄埔军校师生一千余人列队江岸欢送,孙中山频频脱帽行礼。

在舰上,孙中山向同行者说明这次北上的主旨,他说:“此行绝对不欲在政治上有所活动,只以北方军政各界信仰革命主义者,既如是其众。此次冯、王之师推倒曹、吴,亦全恃北方同志之力,遂能以最短时间打倒根深蒂固之军阀。如不予以充分之指导,未免辜负各同志一番奋斗工夫,而革命主义亦无由做去。须知解救现在中国之困厄,只有贯彻革命主义方可图成,除此已无他法。”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对于此次北行的目的不在于追求个人的名位,而转向去宣传自己的主义了。 

孙中山此次北上已是沉疴在身,令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的黄埔军校之行,竟是永别。1925312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 

(转载自:https://www.tyzxnews.com/static/content/TZBK/2024-06-07/1248605895613751296.html)


Copyright © 新疆社会主义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新疆社会主义学院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南湖北路东二巷111号 电话:0991-4661240 传真:0991-4661240 新ICP备15003350号